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媒体报道
  • 媒体报道
  • 【人民网】宁波:社会组织深耕全域治理 共筹共建绘就共富蝶变“实景图”
    发布时间:2023-07-20 阅读:
      “一根草,两个轮,三棵树”,除草帽文化艺术馆、骑行公园外,还有乡村集市……宁波市海曙区集士港镇深溪村依山傍水、因溪得名,近年来,当地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村集体收入逐年增加。

      深溪飞鸟骑行公园相关负责人郑智辉介绍:“目前深溪村最大的困难是引流,得扎根在这里想办法、找内容、做项目,不能来一下就走。”为此,深溪村致力于把资源整合起来,把社会力量凝聚起来,成立了海曙区首家村级乡贤理事会,并注册为社会组织——思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该中心理事会的成员除了“归来”的游子,还有不少“新深溪人”,更吸纳了为深溪发展建言献策的乡贤,凝聚了海曙区民盟专家、高校教授等热心人士力量。

      修缮龙鹫步道,如果用工程招标的方式,至少需要200万元。但与都市里的情况不同,村里的社会组织最初源自乡贤,而发动大家来修这条步道的,正是思泉社会服务中心。自主设计,自行招工,自己监督,保障工程质量;乡贤和村民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充分利用深溪村山里的石头和石板,节省原料和用工成本。最终,只花了90万元就把登山步道做起来了。2019年9月12日,当登山步道正式开通,乡贤和村民们都激动不已。

      2017年起,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指导下,深溪村以培育发展社会组织为载体,壮大乡村人才库,发挥强大的自治、德治力量,助力乡村振兴,13支社会组织团队在山村里挥洒汗水、迸发创意。

      深溪村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从自身优势出发,汇聚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公益慈善资源,整合五社力量,培养更多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扎根乡野,带动旅游、休闲、健康等乡村新业态发展,逐步实现“骑行小镇”“健康绿色小镇”的美好愿景。

      浙江宁波鄞州区的鹂西走廊建设之初,也离不开社会组织的助力。鹂西走廊,原是铁路沿线一段狭长的老旧小区“边角料”,总长度828米,面积约15000平方米。近年来,通过众筹改造,共商共议,引入了咖啡馆、射箭馆等各类年轻人喜欢的活动项目。原先杂草丛生、违建众多的城市角落,华丽转身为铁路沿线居民的平安线、致富线、幸福线。

      据介绍,在该项目建设初期,社会组织成员牵头组建了调查小队,下沉社区针对群众关注度高、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针对性调研,并与小区物业企业、社区居委会、居民代表等进行协商座谈,通过“共商共议”推动基层协商,并对接社会组织提供专业解决方案。此外,鄞州区社区发展基金会发动了10余家辖区单位、5000余名居民参与“公益召集令”,吸纳1000余万元款物;10余家爱心企业和多位居民代表众筹了共建资金约180万元,通过“共筹共建”助力打造治理共同体。

      社会组织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相关负责人表示,宁波将继续致力于营造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生态,以社会组织“小支点”撬动共同富裕、社会治理的“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