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媒体报道
  • 媒体报道
  • 【中国民政】宁波市民政局:创新攻坚 为“勇当先行者 谱写新篇章”贡献民政力量
    发布时间:2024-04-10 阅读:
      学习今年全国两会精神,总的感受可以概括为“三个一”。一是一张蓝图、精彩蝶变。全国两会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始终,用“7方面成绩”、“6维度举措”回顾了过去一年工作,呈现了我国在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取得的来之不易的成就。二是一往无前、变革突破。全国两会确定了今年发展预期目标、政策取向,明晰了“十大重点任务”,打出了一套变革重塑、制胜未来的“组合拳”,展现了唯实惟先的大国担当、蓄力变革的中国智慧。三是一份初心、为民爱民。全国两会明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出了一系列回应民生关切、增进民生福祉的举措,展现了以民为本、造福人民的鲜明导向。
     
      全国两会民生保障成色十足,民政任务重。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老龄”和“养老”14处、“救助”4处、“儿童”3处、“社会组织”和“慈善”各1处。民政部部长陆治原在两会“部长通道”就如何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如何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厘清了工作重心和实践路径。宁波民政系统将学深悟透全国两会精神,主动融入中心大局,聚力创新、实干攻坚,迭代“四大甬有”品牌,为“勇当先行者 谱写新篇章”贡献民政力量。
     
      一是突出多元参与、普惠均衡,迭代“甬有颐养”。聚焦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构建四级贯通的老龄和为老工作体制机制,推进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和老年友好城市建设。聚焦“加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力度”,开展专业养老机构整体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创新升级两大行动,实施公办养老机构改造提升计划,同时全面迭代“院居家”(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人家中)融合、老年助餐等服务网络,发展农村集中式居家互助养老模式,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幸福养老。2024年将改造提升公办养老机构20家,推动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68%以上,实现助餐送餐村(社区)100%覆盖。聚焦“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激发老年群体消费需求,培育养老服务市场,努力满足老年人群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聚焦“适应……养老照护等领域人才需求,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系统设计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选育管用”全链条,努力打造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德技兼备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到2024年底,力争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达到26人。
     
      二是突出系统精准、分层分类,迭代“甬有共扶”。聚焦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升级“1+8+X”大救助体系,提升低保标准,推进社会救助向常住人口、低收入家庭人群拓展,全面构建“物质+服务”、“救助+慈善”帮扶衔接机制,推动社会救助向综合多维救助转变。聚焦做好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救助,保持机构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走在前列,探索孤弃儿童集中养育宁波模式,健全困境儿童分类安置、分级关爱制度,实现精准施策。
     
      三是突出共建共享、有力有序,迭代“甬有共治”。聚焦“引导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等健康发展”,落实党建引领下的多主体协同大服务架构和“审批—管理—执法”全闭环大管理机制,打造10个社会组织标志性阵地窗口,实施社会组织管理人才“金牌行动”,引导社会组织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修订出台地方慈善法规,壮大多元慈善主体,强化数字赋能慈善,常态化开展慈善文化宣传,引导慈善资源助力基本民生保障。
     
      四是突出利民惠民、温馨温情,迭代“甬有暖心”。实施“乡村著名行动”,加快“数字村牌”标志设置,助力乡村振兴。做好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和“婚育户一件事联办”服务,深化婚俗改革,全程全域开展婚姻家庭教育辅导,促进婚姻家庭和谐幸福美满。落实殡葬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增加公益性殡葬服务设施供给,提升殡葬服务能力水平。